“我们还要出去多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要保证产量,还要注重品质。”“虽然药材不愁卖,但还是要想办法拓宽销路,让好药材卖上好价钱。”在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时不时聚在一起,讨论着中草药种植规划。
近年来,小庙子村以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为重点,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开展了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文化阵地打造、移风易俗等活动,全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悠悠草药香,致富道路宽。小庙子村全力发展药材产业,成立赤峰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从试验种植500亩桔梗,到如今种植10余种药材、总面积4000余亩,小庙子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脱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走出了一条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今非昔比的小庙子村,是如何发生“蝶变”的?“这10多年来,我们风里来雨里去,苦中作乐、摸爬滚打、兢兢业业,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心气慢慢的升高,凝聚力也慢慢变得强。”赵会杰说。
小庙子村位于赤峰市西部,距离市区90公里,是松山区大庙镇下辖的19个行政村之一。小庙子村是两山夹一川的典型丘陵地形地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
2009年,赵会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小庙子村是松山区确立的“软弱涣散村”,全村没有一项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落后。村里没有农村的优化供电,没有一口机电井,没有自来水,没有一座桥。老百姓多年来面临着就医难、出行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
正因如此,上任不到一个月,赵会杰就参加了“内蒙古东部相对落后嘎查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在培训班上,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
“我一边听一边想,为什么他们的资源禀赋不如我们,但发展得那么好,是不是我们也得做点啥?”赵会杰说,这个培训班让她的“富民强村”梦有了着手点。
从2010年开始,小庙子村申请通村路项目,打通了通往外界的通道。那一年,通过项目支持、自筹资金,加上自掏腰包垫付的方式,建起了小庙子村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那一年,村里开始打第一口机电井,到2017年末,全村一共打了28口机电井,实现了网格状的二级地埋管路铺设,为实现高效节水农业奠定了基础。从2013年到2017年,9个村民小组都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通过多轮农网改造升级,村民生产和生活用电得到了根本的保障。
随着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升级完善,小庙子村建起了物流交易买卖平台、综合交易市场,村集体与几家大型制药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合作社新上了药材冷储、烘干、深加工生产线,推动药材产业链延伸发展。除了发展药材产业,我们还打造药材花海,结合凤凰山景区规划和当地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赵会杰说。
建立无害化垃圾处理体系,让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开展生态治理工程,让昔日1500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如今,村民年人均收入由10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如今的2万多元。小庙子村先后获得自治区级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先进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韩雪茹)
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这就是初见孔德礼的印象。站在出铁场平台上、铁口前,爽朗的笑声和高炉散发的热量交织在一起,在这个成就了他光荣与梦想的地方,50岁的孔德礼充满了自信与激情。
2015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孔德礼被评为“包头市劳动模范”,随后又先后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不久前,他又拿到了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奖”。
“高炉炼铁更炼人。”孔德礼从小徒工一路干到炉前组长、炉前大班长、包钢高炉炉前工首席技能大师。“专注持久、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他的座右铭。分享经验时,他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认真”。
高炉冶炼是连续而且复杂的过程,想要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炼出一炉好铁,就必须要做到炉料均匀下降、炉温稳定充沛、高产低耗。而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1992年,19岁的孔德礼技校毕业,走进包钢的大门。在不断学习和钻研中,处处“较真”的孔德礼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
6号高炉投产时,作为炉前大班长的孔德礼制定了一系列操作制度,改进设备点巡检及数据采集、整理、记录工作。他总结新的操作方法,解决了高炉除尘设施稳定性差的问题,不但满足了环保达标要求,还大大降低了铁前成本。
“只要用心观察,高炉总会给我们答案。”在孔德礼看来,高炉是会说话的。铁花的颜色与亮度,铁流的流速,渣铁的流动性……一直以来,孔德礼是通过这些“对话”高炉、了解高炉、守护高炉。他负责的6号高炉成为包钢第一座长寿炉,步入国内大型长寿高炉的先进序列。
以往20多人持续工作3小时之后才能完成的操作,现在只需要3人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这是孔德礼完成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代替液压泥炮堵铁口装置及方法》所发挥的“神奇”作用。从事炉前工作30载,他完成的8项专利都凸显了实用效果。
一代炉龄结束后,高炉必须停炉检修。在这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放残铁,而且这一操作难度很大。精准测算残铁口位置,实施炉皮定点测温,合理架设残铁沟,拟定停炉和放残铁计划,制定放残铁应急预案……2014年起,孔德礼先后参与指导包钢8座高炉数次停炉放残铁作业,每一次都安全顺利完成,残铁放净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1月,6号高炉停炉,孔德礼率队创造了3小时放残铁1000吨的历史纪录,放净率达到100%。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突出的贡献,孔德礼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慢慢的变多的“孔德礼经验”成为“包钢标准”;慢慢的变多的场合,他被称作“孔老师”。
孔德礼创建的工作室成为“包头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本人被评为“鹿城英才”“包头工匠”“北疆工匠”。2017年以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完成创新项目120余项,创造效益500余万元。同时,他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带出5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2名操作能手、多名高炉炉前大班长。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孔德礼说,为了把对高炉的呵护延续下去,他要扮演好“老师”的角色,打造创新创造项目的“孵化池”和高技能人才的聚集洼地,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术非常精湛的高炉“尖兵”。(蔡冬梅)
早晨7点40分,呼和浩特市区通道街三顺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一芝就早早来到了社区,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55岁的李一芝,扎根基层社区31年,她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北疆楷模、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社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十大基层清风干部标兵、自治区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她所在的三顺店社区党总支202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都印证着李一芝30多年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执着。
社区无小事,事事关民生。谈起社区工作,李一芝说:“社区工作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李一芝是这么说的,多年来也是这么做的。1993年,李一芝来到呼和浩特市区通道街办事处第一居委会工作,在老主任的带领下,每天走家串户,没有上下班时间,居民有事她随叫随到。凭借出色的工作上的能力,2004年,李一芝被调到三顺店社区,为了尽快开展工作,短短三个月,就挨家挨户走访了1400余户居民。她所在的社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差,遗留问题多。她发现很多小区的水箱长时间没清洗,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便亲自带人下水箱去清洗,最终让6个小区、近千户居民吃上放心水。每当遇到小区暖气跑冒滴漏时,她便和水暖工一起下到两三米深的地沟去维修,脸、脖子和胳膊经常被包暖气的石棉材料扎到,每次都会红肿好几天。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生活琐事,李一芝始终把居民急难愁盼的事儿作为社区的头等大事来处理,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李一芝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尊重和肯定。说起李一芝,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感叹地说“真是个好书记”。
李一芝勤奋好学,做事情总有一股子拼劲。2015年,她到深圳学习,被“社区蜂巢”理念深深吸引。回来后,便着手组建“社区蜂巢”,让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公益人士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没有社会组织,她就通过种种渠道一家一家去找、去谈,不知道该怎么样开展合作,她就一点一点去学习、去研究。如今,35家社会组织入驻社区,上万名各专业的志愿者进入小区服务。“社区蜂巢”的建立,不仅有效弥补了社区专业化服务不足的短板,还满足了居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0多年来,李一芝深深扎根基层社区工作。她聚焦亲子教育,组建“智慧家长学校”,累计开展400多期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家长、师生们的普遍认可;创建社区“博爱公益学堂”,把48名单亲失依儿童、留守儿童等聚在一起,依托社会组织,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活动,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80多名智力残疾孩子倾情打造“小家大爱”小厨房,让他们在活动中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开设特色课程,用学习非洲鼓让自闭症孩子高兴度过每一天;深入开展“万家团圆中国节”志愿品牌服务项目,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让社区里十多个民族的居民亲如一家……
居民群众盼的就是我要干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李一芝凭着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真情真心践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服务百姓居民。“今年,社区的各类主题活动要突破300多场,手工、旱地冰壶等特色课程要开设起来……未来,5000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在这里建成。”望着社区对面的空地,李一芝对今后的社区工作充满期待。(郭丽娜)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迁入新址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内热闹非凡,面向社会的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正在全方面开展,36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吸引了700多人踊跃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在声乐班门口,副馆长侯敏和学员们热情地聊着天。72岁的王阿姨握着侯敏的手说:“以前在旧馆时,您给我们上过声乐课。如今在装修时尚、设施全面的新馆上课,心情格外激动……”
20世纪90年代,侯敏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带着满腔的艺术抱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群艺馆艺术辅导部一名声乐老师。当时群艺馆的声乐培训班没有生源,她就跑学校、跑社区、跑街道,将声乐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报名学习者络绎不绝,为群艺馆吸粉无数。30年来,她辛勤耕耘在群众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别人点亮一盏灯。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侯敏成了很多声乐爱好者的启蒙老师,由她负责组织开办的少儿、成人、老年声乐培训班,已经培训了数万人次,她的学生更是捧奖无数,她组建的内蒙古群艺馆少儿合唱团在各类演出与比赛中表现出色。多年来,她获得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蒲公英奖”辅导奖、中国第六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指导教师奖”、中国西部原生态山歌(民歌)柳州赛歌会“最佳金嗓子个人演唱奖”等诸多荣誉。
心怀梦想,脚踏实地。2005年,侯敏担负起了非遗的普查与保护工作,行走在辽阔北疆开展非遗普查培训,为做好非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信息》,成为全区群艺馆、文化馆沟通、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信息平台。参与自治区申报的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蒙古族服饰艺术”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为了更好地带动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她经常往返于各盟市文化馆,为基层文化工作者们面对面授课,让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为下一步推广艺术培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4年,侯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副馆长。经过仔细调研、统筹策划,组织并且开展了“全区民族民间广场舞大赛”“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唱响北疆”全区群众歌咏展演活动、“舞动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广场舞大赛、内蒙古自治区“群星奖”文艺作品集中评选、“醉美草原,亮丽北疆”全区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等众多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入选“2017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入选“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节庆活动”;2023年,“舞动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广场舞大赛被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名案例。
追梦的脚步没有一刻停歇。30年来,侯敏一直在从事与群众文化有关的工作。基层文化工作虽然很苦很忙,也曾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艰辛,但是她从始至终坚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工作态度,攻坚克难。侯敏以吃苦耐劳、孜孜以求、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践行着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铸魂,以文化人”的职业使命。(郭伟伟)